本文目录一览:
防疫不力,大批官员“免职”——免职到底是一种什么操作?
免职是一种正常的组织行为,旨在根据需要进行职务变动 。免职 ,即依法免去某人所担任的职务,是相对于任职而言的一种组织行为。它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因职务调动或非过错性原因而免职:在任命新的职务之前,通常会先免除其原有职务 ,这是正常的任命程序需要。除此之外,因退休 、任期届满等非过错性原因,也可启动免职程序 。
正常组织行为下的免职: 非处罚性质:这种免职是为了职务调动或兼职调整 ,属于职务的正常变动。 再任职不受影响:官员因正常组织程序下的免职,通常可以被安排新的职务,级别不受影响。 因过错被免职: 暂时措施:官员在任职期间存在不当行为 ,需接受调查或审查时,可能会被免职 。
免职是干部任用中的组织措施,不属纪律处分范畴。正常情况下,官员因职务调动或非过错性原因免职后 ,可能被安排新职务。在特定情况下,官员犯错后被免职,需接受调查或审查 ,这种免职并非处罚,而是为了评估是否适合继续担任原职务 。
一是性质不同。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 ,不具有惩戒性。二是条件不同。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免职处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免去现任职务,另一种是职务自行免去。三是后果不同。
免职并不是一种处分形式 ,而是一种组织处理方式 。换句话说,免职并不等同于撤职,它只是不再担任现任职务。免职后 ,级别、工资待遇、福利并不会有任何变化。因此,免职后,官员完全有可能平调到同级别岗位,甚至在以后还有可能再行任用 。
免职不是处分 免职并不是一种处分形式 ,而是一种组织处理方式。根据《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62条,处分分为警告 、记过、记大过、降级 、撤职、开除,免职并不属于这些处分形式之一。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也有明确规定 ,免职是组织处理方式,不是行政处分的措施 。
上海华亭宾馆“制度破防 ”,13人被处理,事件的原委有何详情?
徐汇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卫健委、民政局 、徐家汇街道等部门、单位和相关领导干部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力,在华亭宾馆集中隔离点管理中存在制度破防、闭环管理未落实到位 、自查整改流于形式等管理疏漏问题 ,导致工作人员在隔离点内感染,并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巨大、教训深刻。
问责建议书范文
金昌市地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兴华因分管业务范围内发生违纪违规问题被问责。4月 ,金昌市地税局办公室主任王志宇 、会计包红亮等人因违反财经纪律和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擅自虚开考察费用发票冲减单位超预算接待费问题受到查处 。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对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监管不到位 ,石兴华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为了进一步规范纪律监察工作,提高纪律监察工作效能,加强纪委监督,保证监察工作规范有序 ,根据县纪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县纪委监察纪律监察执纪问责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县纪委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监察机关提出监察建议 ,是在催办具体工作、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和共性规律 ,找出有关单位存在的廉***风险点和制度漏洞,促使其扛起主体责任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长效机制,着力预防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积极回应民众需求:政府应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 ,积极回应民众的合理需求和关切,确保民众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强化责任担当:明确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对违法行政或失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 ,提升政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